讨论]真实的绝望好过伪善的颂扬
真实的绝望好过伪善的颂扬
或许我要更正一下我的观点,这篇小说可能不太适合拍成电影,毕竟导演无法解决某些过于直接和惨烈的画面,毕竟影象与文字是不同的。但作为小说,这些场面又是无法回避且是必需存在的。惟其如此,这篇小说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特性。尽管它可能会让某些人看了胃里不舒服。可问题是,现在有多少小说是看了不舒服的呢,如果看小说是为了胃舒服,那吃块蛋糕再加吗丁棱是不是更合适些呢?
这确实是篇好小说。从技术层面讲,小说拥有了一个很好的悬疑结构。而且渲染的很到位,从悬念的设置和线索的递进,隐而不发的草蛇灰线,看得出作者的用心安排。当然也不是没毛病。或许是作者过于强调了悬疑结构的设置在整篇小说中的作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部分地忽略了人物性格和脉络线在逻辑连接上某种程度的断裂。作为悬疑结构小说,情节的峰回路转是必需的,但人物性格却无论如何应该有着逻辑传呈上的合理性。因此,过于突兀的情节转变如果没有必要的人物性格上铺垫和交代,便容易产生不可信的一面,这对读者关于此文本的认可度是有很大危害的。当然,瑕不掩瑜,小说中对人物的塑造总的说还是成功的,尤其是主人公,在挖掘人性方面尤为突出。问题其实也在这里,如果能把我的心态更好的铺陈和丰满,而不要过多顾及悬疑效果的话。小说将更吸引人。毕竟,征服读者的永远是形象。
当然,任何小说如果仅从技术层面讲,永远都是有问题的。但依然有好与不好之分。为什么。就这篇小说而言,它对我的震撼与其说是主人公最后面目的暴露或者凶杀场面的真实,毋宁说是作者对人性的毁灭性的绝望态度。
老实说,杜明杀死王连璞,我不奇怪——它有着道德层面的支撑——王连璞不是什么好东西,尽管法律不允许,但在小说内部来讲,此时的法律是被搁置起来的,作为读者,我们可以承认这样的假定,毕竟我们在伦理上感到了快感。乃至杜明杀了赵颖(提到这个名字,我很亲切,因为这是我一个中学时代同样丰满的女同学的名字,阅读小说时的我未尝没有一种意淫的心态,嘿嘿,人性的卑劣可见一斑),我还是可以理解——作者是在总体上以厌恶的口吻和笔触描写医学院和医学院学生的前提下塑造了这个人物(“医学院的女人不是性冷淡就是荡妇,这句话我们医学院男生的一致观点”这句话其实不止是说的医学院的女生吧),而且突出了她的好色与不忠,这再一次在伦理上给了我们厌弃她的理由,同时,多次描写其对张倩的轻蔑和污谩,也为杜明的凶杀行为提供了合理性的基础。尽管赵颖罪不至死,可谁让她站在了女主人公的反面了呢。
现在问题来了。
如果说,前两人的被杀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合理性——毕竟,我们是在看小说,而不是在道德或法律审判,读者没有义务去判定杜明是不是可以杀人从而决定这是不是部好小说——这样的伪善,是很可笑的,谁如果怀着这样的念头,那还是请别看了吧,少不得污了他的眼睛和纯洁心灵!再退一步,我们甚至可以理解和容忍杜明对王瑶的迷奸行为,因为事后他多少表现出了歉疚和负责任,而王瑶本来就喜欢他(必须强调,这是小说特有情境前提下的理解和容忍。任何超出此特殊情境的强奸行为和为此作出的借口都是不能作为逃避道德与法律审判的理由的,这一点无庸质疑)。而当我看到原来连天台上的初次见面都是杜明一手策划的,看到他纵容甚至是暗示教唆王瑶去杀害无辜者宋洋时,我所看到的就不止是仅仅出于爱情而做出的过激行为了。如果说杜明对张倩的感情是美好的。他最初的策划也只是为了自己美好感情找个机会的话,那么经历了那么多事后,他依然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纯洁的大男孩,乃至他的罪恶天性(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家伙是个犯罪高手)在别人身上的惯性延伸——难道强奸王瑶也是对张倩的爱吗?这就不得不让人对所谓的爱情、人性打个寒战了。直至到他为了逃避罪责,而假意教唆王瑶杀害宋洋时,我们不得不发现罪恶的惯性已然爬上了王瑶的身体。故事进入到此时,我方才真正醒悟到作者所言的“我已经不干净了,你干吗还要喜欢我呢”这句话究竟是说谁!是谁在说!
唯一正面的形象只有从头至尾被污辱、被欺骗的张倩,而她的自杀则正是她看到了藏匿在杜明阳光般微笑背后的阴暗的东西,她的自杀是对杜明的失望,更是对人性的失望,所以她会说“我知道已经到了释放我灵魂的时候了”。而更进一层——面对张倩的自杀,与其说是张倩对人性的失望,毋宁说是作者对人性的彻底绝望。他笔下最美好的东西只能以这样决绝的方式来解脱自己与这个龌龊世界的关系。所以,他用了很多笔墨来美化张倩,这在文中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是张倩的出场,永远都是与阳光、微风等一类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乃至她的自杀,也是批着圣洁的白纱,显得那么美好。并且借赵颖的嘴说出“没想到那个婊子,死了还那么圣洁”。而如此美好的东西却不能见容于尘世,唯有死才是无法逃避,没有选择的结局,这只能充分证明了作者本身对人性的失望、对人的绝望。而这一点,才真正震撼了我的心。
仅此而已吗,一个作者费劲写那么个故事,只是为了告诉我们——“人”,真TMD不是东西?或许作者本意就是这样的。但作为一个文学作品诞生到社会后,它就有了自己的社会属性,它不可能仅仅作为作家的私人收藏品或是昨天晚上醉酒呕吐出来的什么东西。
承认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在被污辱的张倩的背后,甚至在杜明裸身睡在赵颖尸身(如果那还能称之为人的话)旁的时候,我们应该可以看出作者眼底那更深的一汪东西,那个东西叫——悲悯。是的,或许作者本人未必认识到悲悯。那是对人性丑恶的真实袒露和对人性美好的希冀。
一部艺术作品,一旦它从作者手中产生之后,它的命运就不完全是作者能够控制了的。这是每一个有过创作经历的朋友都有过的体验。缘其故,正是因为生活的真实永远超越创作的真实,它永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前引领着我们前行。只要我们还在真实的忠于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创作乃至我们的生命,就永远应该跟随着真实。哪怕,我们面临的将是如何的丑恶和险峻。因为,惟其如此我们才是有力量的。
只有面对真实,我们才能拥有力量。这就是这部描写“干净”的小说给我的启示,它告诉了我们一种叫勇气的东西。有了它,我们才不会惧怕任何丑恶。
突然想到,这或许就是丑恶存于世间的价值吧。丑恶之于美好正如撒旦之于上帝,它的价值正在于时刻惊醒着人类,魔性从来就在人的身体内潜伏着,它自初便是人性的一部分。因此,真实的丑恶一定要好过伪善的美好。但丁和浮士德们早就证明了这一点。